- 国家概况
- 地理环境
- 自然条件
- 热作农业
- 生产成本
- 营商环境
国家概况
【英文全名】the Kingdom of Thailand
【中文全名】泰王国
【中文简称】泰国
【所属州】亚洲
【首都】曼谷(Bangkok)
【主要城市】清迈、清莱、普吉、芭提雅等
【人口数量】 6886万(2016年)
【国土面积】513,120平方公里
【民族】全国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约占40%,其余为佬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以及苗、瑶、桂、汶、克伦、掸、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
【语言】官方语言为泰语
【宗教信仰】90%以上的民众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民众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国家元首】国王:拉玛十世,总理:巴育·占奥差
【华人族群】福建人、广东人、海南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泰国位于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地处北纬5° 30"至北纬21°,东经97°30" 至105°30",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国家区域】泰国面积在东南亚地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居第三位。泰国南北距离为1,620 公里,东西最宽为775 公里,而最窄处仅10.6 公里。泰国的陆地边界线长约3,400公里,海岸线长约2,614.4公里,其中沿泰国湾海岸线1,874.8公里,沿印度洋海岸线739.6公里。
【地形状况】从地形上划分为四个自然区域:
北部山区丛林、中部平原的广阔稻田、东北部高原的半干旱农田,以及南部半岛的热带岛屿和较长的海岸线。国境大部分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地形多变,可分为西﹑中﹑东﹑南四个部分。
东北部是呵叻高原,这里夏季极干旱,雨季非常泥泞,不宜耕作。中部是昭披那河(即湄南河)平原。由曼谷向北,地势逐步缓升,湄南河沿岸土地丰饶,是泰国主要农产地。曼谷以南为暹罗湾红树林地域,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后成为红树林沼泽地。泰国南部是西部山脉的延续,山脉再向南形成马来半岛,最狭处称为克拉地峡。
泰国的一般大众习惯将国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头部,将北部视为“象冠”,东北地方代表“象耳”,暹罗湾代表“象口”,而南方的狭长地带则代表了“象鼻”。
【气候条件】泰国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常年温度不下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11月至2月受较凉的东北季风影响比较干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风影响,是雨季。10月至12月偶有热带气旋从南中国海经过中南半岛吹袭泰国东部,但在暹罗湾形成的热带气旋为数甚少且一般在20-35左右。
自然条件
【矿产资源】泰国矿产资源分为三类,即燃料矿、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燃料矿有天然气、石油、煤炭和油页岩。金属矿有锡、钨、锑、铅、锰、铁、锌、铜及钼、镍、铬、铀、钍等。非金属矿有萤石、重晶石、石膏、岩盐、杂盐(光卤石)、磷酸盐、高岑土、石墨、石棉、石灰岩和大理石等。
【鸟类资源】在泰国的野外,共记录有982种鸟类存在。其中3种为特有种,1种由人类引入,45种稀有或罕见。7种已在泰国绝灭的不包含在上述数字中,另有49种为全球性受威胁鸟种。 据1991年的估计,泰国的留鸟数量有159种;受威胁或易受威胁的候鸟数量有23种,这些威胁主要来自于森林砍伐、非法采伐、盗猎以及栖息地退化。
【农业资源】农用土地约有59.12%用于稻谷生产;约有23.18%用于种植高地,常见的旱地作物有玉米、木薯、高梁等;约有9.16%用于种植果树,盛产丰富的热带水果,如龙眼、榴链、芒果、山竹等,其木薯和蓖麻油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黄麻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二;橡胶是仅次于稻米的重要农业产品,橡胶行业是泰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泰国还是世界上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其他农作物还有甘蔗、椰子、大豆、花生、洋麻纤维、烟草、棉花等。在泰国的10 大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占6 个,占出口总值的40%。
【渔业资源】泰国海域辽阔,拥有2705公里海岸线,泰国湾和安达曼海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洋渔场,曼谷、宋卡、普吉等地是重要的渔业中心和渔产品集散地。泰国是世界市场主要鱼类产品供应国之一,也是位于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鱼产品出口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其中“金枪鱼”、“黑虎皮虾”等品种大受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消费者欢迎。
【森林资源】森林总面积1440万公顷,覆盖率25%。
热作农业
泰国是一个新兴经济体和被认为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印尼,但其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5,390美元,在东南亚居中游位置,排在新加坡、文莱和马来西亚之后。截至2013年3月29日,国际储备总值1,712亿美元,金额是东南亚第二大,仅次于新加坡。该国的对外贸易量也在东南亚排名第2,次于新加坡。工业和服务业是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两个主要行业,前者占整体39.2%。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低于贸易业(13.4%)和物流科技及通讯业(9.8%),建筑及采矿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其他服务业包括金融、教育、酒店及餐厅等行业共占24.9%。电信和新型服务贸易业是工业扩张和经济竞争力的焦点。
世界银行根据社会和发展指标,把泰国作为其中一个重大发展成功的故事。虽然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5,210美元,加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只有第103位。根据泰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的新订贫穷线,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从1988年的65.26%降至2011年的13.15%。2013年首季的失业率为0.7%,是世界上失业率第四低的国家,仅次于柬埔寨、摩纳哥和卡塔尔。2013年上半年主要通胀率为2.70%,而政策利率为2.50%。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6年泰国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陷入衰退,1999年经济开始复苏。2003年7月提前两年还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172亿美元贷款。1963年起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2012年开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3953亿美元,人均GDP约5742美元。
【工业】出口导向型工业。主要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软件、轮胎、家具等。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口产品由过去以农产品为主逐步转为以工业品为主,主要出口产品有:自动数据处理机、集成电路板、汽车及零配件、成衣、鲜冻虾、宝石和珠宝、初级化纤、大米、收音机和电视机、橡胶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电子和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化学品、电脑配件、钢铁、珠宝、金属制品等。
【农业】泰国是世界上稻谷和天然橡胶最大出口国。农业是泰国传统经济产业,农业人口约1530万人。全国可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主要作物有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等。农产品是泰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渔业】泰国海域辽阔,拥有2705公里海岸线,泰国湾和安达曼海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洋渔场,此外,还有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的淡水养殖场。曼谷、宋卡、普吉等地是重要的渔业中心和渔产品集散地。泰国是世界市场主要鱼类产品供应国之一,也是位于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全国从事渔业人口约50万人。
【电信业】2006年全国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万2千户,移动电话用户4100万户,同比增长分别为0.6%和28.2%。
【房地产业】2006年全国土地交易835,095起,交易额6179.3亿铢。新批城市建筑用地195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
【旅游业】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是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曼谷、普吉、清迈、帕塔亚、清莱、华欣、苏梅岛等。2015年共有2960万人次外国游客赴泰旅游。
生产成本
【农业概况】
农业是泰国的传统产业, 在泰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泰国农业产品品种丰富、产量充足,是泰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泰国是亚洲唯一的粮食进出口国和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2014年,泰国农业产值2780 亿泰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7%。泰国农业中最主要的产业是种植业和渔业。
泰国种植业比较发达,享有“ 东南亚粮仓”的美誉。种植业是泰国农业最重要的部分,2014 年,泰国全国耕地面积2070 万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泰国主要农产品包括稻米、玉米、橡胶、绿豆、木薯、甘蔗、棕油、黄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椰子和热带水果等。稻米是泰国最重要的农产品。泰国中部地区的湄南河流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是泰国稻谷的主要产区。泰国的水稻种植分为雨季和旱季,雨季从每年的5月到10 月,旱季从每年的11 月到次年4 月,旱季种植是跨年度种植。在泰国,橡胶是仅次于稻米的重要农业产品,泰国橡胶种植面积约为290 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5.6%,其中可收割胶园面积193 万hm2。橡胶年产量约为250 万-300 万t,占全球橡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泰国木薯产量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巴西,全国木薯种植总面积120 万hm2,木薯主要产区在东北部、北部和中东部地区,其中东北部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一半多,呵叻府是泰国最重要的木薯产地。泰国还是世界上甘蔗、椰子、大豆、花生、洋麻纤维、烟草、棉花等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甘蔗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边缘的丘陵地带,东北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也有种植。烟草是泰国的传统农作物,主要产于泰国北部和东北部。泰国还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出厂的热带水果不但品种繁多,而且产量充足。泰国是全球最大的菠萝生产国。由于气候适宜,泰国水果品质普遍优良,榴莲、山竹、红毛丹等特色水果更是享誉全球。
在泰国,渔业是仅次于种植业的重要农业,鱼类是泰国人摄取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曼谷、宋卡、普吉等地是重要的渔业中心和渔产品集散地,全国从事渔业的劳动人口约为50 万人。泰国海域辽阔,拥有长达2705km 的海岸线,海岸相对平直。泰国湾和安达曼海湾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洋渔场,渔场面积达34.28km2。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泰国成为全球十大海洋渔业国之一,也是继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海上捕捞占整个泰国渔业的90%以上。由于拥有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海产品原料,加上完善的海产品加工设施和低廉的劳动力,泰国的海产品加工以其多样化的特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主要出口水产品有虾类制品、金枪鱼罐头、鱼加工制品和鱼糜制品等,其中虾产品和金枪鱼产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泰国水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美国和欧盟也是泰国水产品的主要消费国。泰国当地许多工厂为了满足日本和欧美市场的要求,大都取得HACCP 和ISO 标准认证,产品都在高标准的卫生和管理情况下生产。此外,泰国又有总面积达1100 多km2 的淡水养殖场。泰国内陆水域面积约5.5 万km2,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以上,全国有大小河流66 条,湖泊面积约30 万hm2,尤其以湄公河和中部平原地区的鱼类资源最为丰富。中部平原是重要的鱼类产卵场,其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总产量的70%。
刀耕火种农业是热带山区广泛存在的自给农业形式,多数分布在东南亚偏远且坡度较大的山区。刀耕火种在泰国的耕种周期在5 年左右。泰国清莱府刀耕火种农业面积分布最多,随着泰国大力发展商品农业,需要以刀耕火种的方式清理和开垦土地。2003年至2011年,清莱府刀耕火种农业面积由占该府国土面积的2.75%左右增加到4.36%。由于自身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泰国超过90%的化肥用量需要依靠进口,这就令其农作物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面对这一现状,泰国政府希望依靠发展有机农业来改善目前的农业生产问题。2004年泰国政府正式宣布将有机农业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目标,提出增强有机化肥的利用,提高农业废物的二次利用,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有机耕作这一战略目标。
泰国全国共有23个水稻稻种培育中心,其培育核心集中在对水稻产量、抗病抗虫害、化肥适应性以及营养富含量等方面。同时,采取基因积累的方法增强稻种的抗涝抗旱能力亦成为了当前育种工作的重点。在水稻品种上,泰国目前所使用的绝大部分(98%以上)水稻品种,为常规籼稻品种,这其中包括使用期超过半个世纪的“好茉莉”优质水稻,以及源自地方农家品种的KDML105系选水稻。后者具备极强的抗旱和耐酸碱性,并且成品的米粒细长且极富营养。到目前为止,泰国热带蔬菜研究中心已经成功构建起涵盖117 个品系,超14448个标本项的蔬菜品种库存系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样本基础。泰国农大热带蔬菜研究中心是蔬菜新品种的选育主要单位,泰国正大、正泰公司等也负担这方面的工作。在生产上,农民可以选择自主经营以及农场主承包经营两种方式,并且其所使用的农作物种子大多来自育种公司。在木薯种子资源上,主要有从拉丁美洲引进或者国际组织提供这两种来源方式,因此其亟须解决木薯种子资源供应的问题,进而增强泰国的木薯生产和出口能力。
【农业政策】
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所构成的农业合作部,是泰国的农业主管部门。同时,土地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成立了相应的农业土地发展司和农业技术推广司。在整体的组织架构上, 泰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具有中央垂直领导,地方分管的特点,共分为中央和省以及区三个管理层级,进行人员、资金和项目的统一管理。各个相关部门中,土地发展司在主管农业发展用地的管理和控制的同时,还兼具技术推广的职能。在农业生产上,作为主力军的广大基层农民与主管部门的联系较为密切。2012起开始实施的“Smart Farmer and Smart Officer”计划力求实现具备高生产力和高技术水平的专业农民,其人员数目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5∶1, 从而实现农民自身带动农民这一发展方式的最终实现。
泰国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较为发达,其主要的研究发展方向集中在以下方面:动植物健康改进以及相应的疾病诊断产品;农药和除草剂的升级研究;农产品多样化和产量提升技术研究;海虾的疾病诊断和控制。出于满足泰国在农产品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人才需要,泰国的24 所国内高等教育机构每年要提供包括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生在内的1200名-1400名专业技术人才,而相关领域对于农业和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旺盛的水平之上。
泰国政府十分重视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1972 年-1992 年期间, 泰国政府3 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推广、管理机构, 使研究所、中心和试验站与泰国农产品种植区域更加协调一致, 满足不同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地区农民的需要。以泰国大米为例,1992 年泰国政府分别在湄南河流域和南部銮湖畔的水稻主产区设立了巴真武里、彭世洛、巴吞他尼、博他仑等水稻研究中心,在东部高原建立了乌波旱稻研究中心,每个中心下设若干个试验站,从而形成了以稻谷研究中心和20 个稻谷试验站为主的稻谷研究和开发网络,基本上每年都能推出几个水稻新品种,取代退化了的老品种,“莱莉香米”就是其中深受世界各国欢迎的品种之一,保住了泰国香米在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泰国政府为了培养农业科技人员,扶植高科技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每年都增加农村开发预算。在泰国,政府为了稳定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队伍,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去推广农业新技术,科技推广人员一般都被列入公务员行列,与城市里其他行业的同级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免除了他们各种后顾之忧。泰国政府还准备在原有科研推广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农业信息推广网,让农民能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农业生产资料和与农产品有关的供求信息,让农民能更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及时地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安排好播种和销售等,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为促进中泰两国农业交流,加强农产品经贸合作,两国农业部已于1999 年至2003年共同举办了3届“中泰农产品经贸研讨会”,取得了可喜效果。其中第三届“中泰农产品经贸研讨会”是在中国加入WTO,特别是2003年6 月中国政府与泰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两国农业经贸合作进一步得到发展的背景下举办的。2004 年中泰农产品贸易额再创历史新水平,达12.24 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48 亿美元,进口9.75 亿美元),比2003 年农产品贸易额7.53 亿美元增长62.5%;比2002 年农产品贸易额6.02 亿美元增长103%。2005 年6月,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率先同泰国签署了加速取消蔬菜、水果关税协议,两国的188 种农产品陆续从2005 年10 月1 日起开始享受零关税,这在中泰经贸合作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将更有力地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营商环境
【农业概况】
农业是泰国的传统产业, 在泰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泰国农业产品品种丰富、产量充足,是泰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泰国是亚洲唯一的粮食进出口国和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2014年,泰国农业产值2780 亿泰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7%。泰国农业中最主要的产业是种植业和渔业。
泰国种植业比较发达,享有“ 东南亚粮仓”的美誉。种植业是泰国农业最重要的部分,2014 年,泰国全国耕地面积2070 万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泰国主要农产品包括稻米、玉米、橡胶、绿豆、木薯、甘蔗、棕油、黄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椰子和热带水果等。稻米是泰国最重要的农产品。泰国中部地区的湄南河流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是泰国稻谷的主要产区。泰国的水稻种植分为雨季和旱季,雨季从每年的5月到10 月,旱季从每年的11 月到次年4 月,旱季种植是跨年度种植。在泰国,橡胶是仅次于稻米的重要农业产品,泰国橡胶种植面积约为290 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5.6%,其中可收割胶园面积193 万hm2。橡胶年产量约为250 万-300 万t,占全球橡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泰国木薯产量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巴西,全国木薯种植总面积120 万hm2,木薯主要产区在东北部、北部和中东部地区,其中东北部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一半多,呵叻府是泰国最重要的木薯产地。泰国还是世界上甘蔗、椰子、大豆、花生、洋麻纤维、烟草、棉花等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甘蔗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边缘的丘陵地带,东北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也有种植。烟草是泰国的传统农作物,主要产于泰国北部和东北部。泰国还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出厂的热带水果不但品种繁多,而且产量充足。泰国是全球最大的菠萝生产国。由于气候适宜,泰国水果品质普遍优良,榴莲、山竹、红毛丹等特色水果更是享誉全球。
在泰国,渔业是仅次于种植业的重要农业,鱼类是泰国人摄取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曼谷、宋卡、普吉等地是重要的渔业中心和渔产品集散地,全国从事渔业的劳动人口约为50 万人。泰国海域辽阔,拥有长达2705km 的海岸线,海岸相对平直。泰国湾和安达曼海湾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洋渔场,渔场面积达34.28km2。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泰国成为全球十大海洋渔业国之一,也是继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海上捕捞占整个泰国渔业的90%以上。由于拥有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海产品原料,加上完善的海产品加工设施和低廉的劳动力,泰国的海产品加工以其多样化的特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主要出口水产品有虾类制品、金枪鱼罐头、鱼加工制品和鱼糜制品等,其中虾产品和金枪鱼产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泰国水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美国和欧盟也是泰国水产品的主要消费国。泰国当地许多工厂为了满足日本和欧美市场的要求,大都取得HACCP 和ISO 标准认证,产品都在高标准的卫生和管理情况下生产。此外,泰国又有总面积达1100 多km2 的淡水养殖场。泰国内陆水域面积约5.5 万km2,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以上,全国有大小河流66 条,湖泊面积约30 万hm2,尤其以湄公河和中部平原地区的鱼类资源最为丰富。中部平原是重要的鱼类产卵场,其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总产量的70%。
刀耕火种农业是热带山区广泛存在的自给农业形式,多数分布在东南亚偏远且坡度较大的山区。刀耕火种在泰国的耕种周期在5 年左右。泰国清莱府刀耕火种农业面积分布最多,随着泰国大力发展商品农业,需要以刀耕火种的方式清理和开垦土地。2003年至2011年,清莱府刀耕火种农业面积由占该府国土面积的2.75%左右增加到4.36%。由于自身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泰国超过90%的化肥用量需要依靠进口,这就令其农作物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面对这一现状,泰国政府希望依靠发展有机农业来改善目前的农业生产问题。2004年泰国政府正式宣布将有机农业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目标,提出增强有机化肥的利用,提高农业废物的二次利用,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有机耕作这一战略目标。
泰国全国共有23个水稻稻种培育中心,其培育核心集中在对水稻产量、抗病抗虫害、化肥适应性以及营养富含量等方面。同时,采取基因积累的方法增强稻种的抗涝抗旱能力亦成为了当前育种工作的重点。在水稻品种上,泰国目前所使用的绝大部分(98%以上)水稻品种,为常规籼稻品种,这其中包括使用期超过半个世纪的“好茉莉”优质水稻,以及源自地方农家品种的KDML105系选水稻。后者具备极强的抗旱和耐酸碱性,并且成品的米粒细长且极富营养。到目前为止,泰国热带蔬菜研究中心已经成功构建起涵盖117 个品系,超14448个标本项的蔬菜品种库存系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样本基础。泰国农大热带蔬菜研究中心是蔬菜新品种的选育主要单位,泰国正大、正泰公司等也负担这方面的工作。在生产上,农民可以选择自主经营以及农场主承包经营两种方式,并且其所使用的农作物种子大多来自育种公司。在木薯种子资源上,主要有从拉丁美洲引进或者国际组织提供这两种来源方式,因此其亟须解决木薯种子资源供应的问题,进而增强泰国的木薯生产和出口能力。
【农业政策】
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所构成的农业合作部,是泰国的农业主管部门。同时,土地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成立了相应的农业土地发展司和农业技术推广司。在整体的组织架构上, 泰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具有中央垂直领导,地方分管的特点,共分为中央和省以及区三个管理层级,进行人员、资金和项目的统一管理。各个相关部门中,土地发展司在主管农业发展用地的管理和控制的同时,还兼具技术推广的职能。在农业生产上,作为主力军的广大基层农民与主管部门的联系较为密切。2012起开始实施的“Smart Farmer and Smart Officer”计划力求实现具备高生产力和高技术水平的专业农民,其人员数目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5∶1, 从而实现农民自身带动农民这一发展方式的最终实现。
泰国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较为发达,其主要的研究发展方向集中在以下方面:动植物健康改进以及相应的疾病诊断产品;农药和除草剂的升级研究;农产品多样化和产量提升技术研究;海虾的疾病诊断和控制。出于满足泰国在农产品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人才需要,泰国的24 所国内高等教育机构每年要提供包括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生在内的1200名-1400名专业技术人才,而相关领域对于农业和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旺盛的水平之上。
泰国政府十分重视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1972 年-1992 年期间, 泰国政府3 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推广、管理机构, 使研究所、中心和试验站与泰国农产品种植区域更加协调一致, 满足不同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地区农民的需要。以泰国大米为例,1992 年泰国政府分别在湄南河流域和南部銮湖畔的水稻主产区设立了巴真武里、彭世洛、巴吞他尼、博他仑等水稻研究中心,在东部高原建立了乌波旱稻研究中心,每个中心下设若干个试验站,从而形成了以稻谷研究中心和20 个稻谷试验站为主的稻谷研究和开发网络,基本上每年都能推出几个水稻新品种,取代退化了的老品种,“莱莉香米”就是其中深受世界各国欢迎的品种之一,保住了泰国香米在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泰国政府为了培养农业科技人员,扶植高科技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每年都增加农村开发预算。在泰国,政府为了稳定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队伍,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去推广农业新技术,科技推广人员一般都被列入公务员行列,与城市里其他行业的同级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免除了他们各种后顾之忧。泰国政府还准备在原有科研推广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农业信息推广网,让农民能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农业生产资料和与农产品有关的供求信息,让农民能更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及时地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安排好播种和销售等,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为促进中泰两国农业交流,加强农产品经贸合作,两国农业部已于1999 年至2003年共同举办了3届“中泰农产品经贸研讨会”,取得了可喜效果。其中第三届“中泰农产品经贸研讨会”是在中国加入WTO,特别是2003年6 月中国政府与泰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两国农业经贸合作进一步得到发展的背景下举办的。2004 年中泰农产品贸易额再创历史新水平,达12.24 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48 亿美元,进口9.75 亿美元),比2003 年农产品贸易额7.53 亿美元增长62.5%;比2002 年农产品贸易额6.02 亿美元增长103%。2005 年6月,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率先同泰国签署了加速取消蔬菜、水果关税协议,两国的188 种农产品陆续从2005 年10 月1 日起开始享受零关税,这在中泰经贸合作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将更有力地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