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概况
- 地理环境
- 自然条件
- 热作农业
- 生产成本
- 营商环境
国家概况
【英文全名】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中文全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文简称】老挝
【所属州】亚洲
【首都】万象(Vientiane)
【主要城市】阿速坡、会晒、北汕等
【人口数量】676万(2016年)。
【国土面积】236,800平方公里
【民族】分为49个民族,主要民族有老龙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老听族、老松族三大民族。
【语言】语言上分属老泰语族系、孟-高棉语族系、苗-瑶语族系、汉-藏语族系。官方语言为老挝语(寮语)。
【宗教信仰】居民多信奉佛教。
【国家元首】本扬·沃拉吉(Boungnang Vorachith)主席,2016年4月就任,任期至2021年。
【华人族群】云南人、福建人、广东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老挝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接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地形状况】老挝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圹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普比亚山海拔2820米。
【水文状况】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老挝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流经首都万象,作为老挝与缅甸界河段长234公里,老挝与泰国界河段长976.3公里。
【气候条件】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约26℃,老挝全境雨量充沛,年降水量最少年份为1250毫升,最大年降水量达3750毫升,一般年份降水量约为2000毫升。
自然条件
老挝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许多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
【矿产资源】老挝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截至2013年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由于该国目前的矿产勘探和开发程度低,各种矿产储量方面的资料大多带有估算性成分。
【生物资源】老挝具有重要国际意义的多种生态环境,容纳了繁多的物种。据 1995 年统计,1140 种动、植物物种中有 319 种是因数量和品种有限被认为是全国乃至世界重要保护意义的物种。近年来,在老挝不断地发现新物种,包括一些哺乳动物(例如:武广牛、越南大麂)、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种、属、科目动物,这对于科学家来说都是新型物种。湄公河老挝流域有 30 种普通的鱼种在至少 2 个不同国家之间洄游。
【农业资源】老挝地广人稀,潜在耕地面积80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 80 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木薯、咖啡、花生等。
【渔业资源】老挝有富饶的淡水渔业资源,主要捕捞的资源是在湄公河及其14条支流,以及诸如南娥、南松、南鸟、南增、南同、南门等大型水库,其渔获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淡水渔业的产量呈上升之势,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产量为1.8万吨,上世纪末增至2.9万吨,2002年高达3.3万吨。
【森林资源】2012年森林面积约17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50%,产柚木、花梨等名贵木材。
热作农业
老挝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1986年起推行革新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即农林业、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优先发展农林业;取消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转入经营核算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政策,逐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努力把自然和半自然经济转为商品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颁布外资法,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经济关系,争取引进更多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1991年至1996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1997年后,老挝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老挝政府采取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扩大农业生产等措施,基本保持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2001年至2006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6.8%。2006年至2010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7.9%。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也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于1997年7月加入东盟。
【工业】2015-2016财年工业增长9%,占GDP的28.8%。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水泥、服装、食品、啤酒、制药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木加工等作坊。
【农业】2015-2016财年农林业增长3%,占GDP的23.3%;稻谷产量约343万吨。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棉花等。全国可耕地面积约800万公顷,农业用地约470万公顷。
【渔业】农村家庭20%收入来自渔业,2005 年渔业占老挝GDP6.8%.
【服务业】老挝服务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执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老挝服务业取得很大发展。2015-2016财年,服务业增长8.5%,占GDP的39.8%。
【旅游业】老挝琅勃拉邦县、巴色县瓦普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著名景点还有万象塔銮、玉佛寺,占巴塞的孔帕萍瀑布,琅勃拉邦的光西瀑布等。革新开放以来,旅游业成为老挝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老挝与超过 500家国外旅游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放15个国际旅游口岸,同时采取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减少签证费,放宽边境旅游手续等措施,旅游业持续发展。2014年老挝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前三大游客来源国为泰国、越南和中国。2013年5月,老挝被欧盟理事会评为“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
生产成本
【农业概况】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也是中南半岛人口最少的国家。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都适于作物生长。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 农业生产一直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位置。从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起,到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这期间,其农业的GDP始终占全国GDP的90%- 95%之间。老挝人民革命党和政府从1986年开始实施“革新开放”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从1985到2002年GDP年均增长5.6%,2002年国民收入达到17亿美元,农业的GDP占其国民经济总量的49.2%。
老挝地广人稀,潜在耕地面积80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80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木薯、咖啡、花生等,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5%,其中90%为糯米。
目前,老挝大部分农业模式为传统的自给农业,现在老挝开始普及有机种植技术,因有机食物的培养需要额外的劳作,多数人不愿意转向有机种植。此外,老挝农业生产还存在以下问题: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劳动力资源不足;粮食返销成本高;老挝目前没有农业保险和针对外商农业投资的保险政策;水利灌溉、防洪防旱、通路通电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不完善;农业管理、技术人才短缺。良种、化肥、农药等辅助生产资料供应不足;部分现行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差,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
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老挝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 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发展老挝农业的当务之急。老挝政府在制定“五五” (2001年-2005年)计划及十年(2001年- 2010年)和二十年(2001年-20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都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五五” 计划中, 政府明确提出了农村开发要综合计划、重点实施, 要把农村建成开发基础单元等目标。
【农业政策】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有成绩,也有问题。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的前10年(1976-1985年),老挝的农业(土地、耕牛和其他生产资料)走过了从私有化到集体化又转为承包制的曲折道路,后10年(1986-1995年)基本完成了从承包制到私有化的过程。1990年政府向农户颁发了土地证,规定农民对土地拥有经营权、转让权、继承权和出售权。1997年老挝颁布了土地法,其中对农业用地管理、农业用地使用权限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经过近二十余年的改革实践和综合开发,老挝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老挝逐步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工业国有化、商业统购统销等经济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老挝政府在制定“五五”(2001年- 2005年)计划及十年(2001 年-2010年)和二十年(2001年-20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都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五五” 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农村开发要综合计划、重点实施, 要把农村建成开发基础单元等目标。2001年以来, 按照既定的发展目标, 老挝的各项农业开发战略开始实施。根据10年和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老挝政府提出继续有步骤地加快农村开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到2020年完全消除贫困的总目标。
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老挝农林部针对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村开发的重点,确定了七大战略主题。这七大战略主题包括:(1)参与性计划,农业部门的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要减少中央控制,要从基层出发,及时掌握当地需求和环境变化,支持作为农业发展的催化剂的县级计划和山地流域整合。(2)提高耕作技术,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扩大平原和丘陵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恢复和扩大灌溉面积,加强以当地和社区为基础的灌溉系统的管理,改进农业耕作和种植体系,加强经济作物、家禽和渔业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建立中小加工企业, 开发适于低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技术,引入新品种。(3)加强山地的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 包括保护国家级生态区。建立一个多部门、以社区为基础的土地分配和管理体系。(4)停止刀耕火种,向山区引进和推广农耕和非农耕生产方式,向山民推广适宜的农村生产方式。(5) 扩大灌溉系统,更为有效地管理灌溉项目和扩大灌溉面积。(6)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包括提高农林部门尤其是县级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政策水平,使农业部门转变为在市场经济中为农民服务的机构,中央要为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以及自然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7) 营造商业开发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农业综合经营体系,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评估和调整中、短期政策。
这七大战略主题为各级政府部门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 制定和实施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开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指导方针,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老挝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营商环境
【农业概况】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也是中南半岛人口最少的国家。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都适于作物生长。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 农业生产一直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位置。从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起,到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这期间,其农业的GDP始终占全国GDP的90%- 95%之间。老挝人民革命党和政府从1986年开始实施“革新开放”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从1985到2002年GDP年均增长5.6%,2002年国民收入达到17亿美元,农业的GDP占其国民经济总量的49.2%。
老挝地广人稀,潜在耕地面积80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80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木薯、咖啡、花生等,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5%,其中90%为糯米。
目前,老挝大部分农业模式为传统的自给农业,现在老挝开始普及有机种植技术,因有机食物的培养需要额外的劳作,多数人不愿意转向有机种植。此外,老挝农业生产还存在以下问题: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劳动力资源不足;粮食返销成本高;老挝目前没有农业保险和针对外商农业投资的保险政策;水利灌溉、防洪防旱、通路通电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不完善;农业管理、技术人才短缺。良种、化肥、农药等辅助生产资料供应不足;部分现行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差,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
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老挝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 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发展老挝农业的当务之急。老挝政府在制定“五五” (2001年-2005年)计划及十年(2001年- 2010年)和二十年(2001年-20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都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五五” 计划中, 政府明确提出了农村开发要综合计划、重点实施, 要把农村建成开发基础单元等目标。
【农业政策】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有成绩,也有问题。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的前10年(1976-1985年),老挝的农业(土地、耕牛和其他生产资料)走过了从私有化到集体化又转为承包制的曲折道路,后10年(1986-1995年)基本完成了从承包制到私有化的过程。1990年政府向农户颁发了土地证,规定农民对土地拥有经营权、转让权、继承权和出售权。1997年老挝颁布了土地法,其中对农业用地管理、农业用地使用权限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经过近二十余年的改革实践和综合开发,老挝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老挝逐步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工业国有化、商业统购统销等经济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老挝政府在制定“五五”(2001年- 2005年)计划及十年(2001 年-2010年)和二十年(2001年-20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都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五五” 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农村开发要综合计划、重点实施, 要把农村建成开发基础单元等目标。2001年以来, 按照既定的发展目标, 老挝的各项农业开发战略开始实施。根据10年和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老挝政府提出继续有步骤地加快农村开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到2020年完全消除贫困的总目标。
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老挝农林部针对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村开发的重点,确定了七大战略主题。这七大战略主题包括:(1)参与性计划,农业部门的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要减少中央控制,要从基层出发,及时掌握当地需求和环境变化,支持作为农业发展的催化剂的县级计划和山地流域整合。(2)提高耕作技术,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扩大平原和丘陵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恢复和扩大灌溉面积,加强以当地和社区为基础的灌溉系统的管理,改进农业耕作和种植体系,加强经济作物、家禽和渔业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建立中小加工企业, 开发适于低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技术,引入新品种。(3)加强山地的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 包括保护国家级生态区。建立一个多部门、以社区为基础的土地分配和管理体系。(4)停止刀耕火种,向山区引进和推广农耕和非农耕生产方式,向山民推广适宜的农村生产方式。(5) 扩大灌溉系统,更为有效地管理灌溉项目和扩大灌溉面积。(6)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包括提高农林部门尤其是县级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政策水平,使农业部门转变为在市场经济中为农民服务的机构,中央要为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以及自然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7) 营造商业开发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农业综合经营体系,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评估和调整中、短期政策。
这七大战略主题为各级政府部门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 制定和实施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开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指导方针,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老挝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