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English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家与区域>非洲
%e5%9f%83%e5%a1%9e%e4%bf%84%e6%af%94%e4%ba%9a
  • 国家概况
  • 区域概况
  • 自然资源
  • 经济
  • 热作农业

国家概况

【英文全名】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ETH)

【中文全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中文简称】埃塞俄比亚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

【人口数量】9940万(2015)。人口增长率为2.5%。

【国土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

【民族】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主要有奥罗莫族(40%)、阿姆哈拉族(30%)、提格雷族(8%)、索马里族(6%)、锡达莫族(4%)等。

【语言】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

【宗教信仰】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国家元首】总统穆拉图·特肖梅(Mulatu Toshome),2013年10月7日当选。

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埃塞俄比亚位于北纬6°~9°,东经34°~40°之间,处于非洲之角的中心,是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北和苏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和肯尼亚接壤。

【国家区域】埃塞俄比亚位于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西与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北接厄立特里亚,领土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

【地形状况】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海拔最高的城市。

【水文状况】埃塞俄比亚水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河流湖泊较多,号称“东非水塔”。境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

【气候条件】埃塞俄比亚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不均,易出现局部干旱。气温范围为9.7℃-25.5℃。年平均温度为16℃。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进行油气勘探开发。

【农业资源】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高粱和埃塞俄比亚独有的苔麸。苔麸颗粒微小,富含淀粉,是埃塞人民最喜爱的食物。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埃塞俄比亚盛产咖啡。

【渔业资源】埃塞俄比亚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渔业发展潜力巨大。埃塞俄比亚年可捕捞水产品4.5万吨。

【森林资源】截止2010年,埃塞俄比亚森林面积为1230万hm2,森林覆盖率11%。全国约95%的森林分布在奥米亚州、南方各民族州和甘贝拉州。埃塞俄比亚森林总储蓄量为26370万m3。

【地热资源】地热资源最丰富国家之一

经济

【工业】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制造加工业以食品、饮料、纺织、香烟和皮革为主。布局不平衡,集中于首都等两三个城市。皮革是第二大出口产品,每年出口收入约5100万美元。

【农业】 农业系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占GDP约40%。农牧民占总人口85%以上,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另有少量渔业和林业。现有农业用地1240万公顷。以小农耕作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常年缺粮。苔麸、小麦等谷类作物占粮食作物产量的84.15%。近年来,因政府取消农产品销售垄断、放松价格控制、鼓励农业小型贷款、加强农技推广和化肥使用、粮食产量有所上升。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其中咖啡产量居非洲前列,年均产量33万吨左右。咖啡出口创汇占埃塞出口的约24%,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5%。

【畜牧业】畜牧产量位居非洲第一,在农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 埃塞俄比亚有着丰富的牧草资源,是非洲的畜牧业大国,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存栏量数位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十。其中牛3500万头、绵羊2100万只、山羊1680万只、骆驼100万头。

【渔业】埃塞俄比亚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渔业发展潜力巨大。埃塞俄比亚年可捕捞水产品4.5万吨,但捕捞量只有800吨左右。埃塞俄比亚每年有2个月的斋戒期,鱼是斋戒期唯一可以食用的动物性食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埃塞俄比亚没有人工养鱼的传统,基础设施缺乏,加之边远地区交通不便,没有冷冻设备,渔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大依赖性。

【林业】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人均木材生产和消费量最低的国家之一。2001至2012年原木、锯材、纸和纸板的产量稳中有升,原木产量从2001年的9128.21万m3增至2012年的10690.14万m3。埃塞俄比亚林产品进出口严重失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1年全国林产品进口额为1.02亿美元,而同期出口额仅为323.3万美元,林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及野生动物公园较多,有7处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政府已采取扩建机场、简化签证手续等措施促进旅游业发展,计划使埃塞到2020年成为非洲10大旅游国之一。

热作农业

【农业概况】农业系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主要粮食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高粱和埃塞俄比亚独有的苔麸。苔麸颗粒微小,富含淀粉,是埃塞人民最喜爱的食物。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埃塞俄比亚盛产咖啡,是世界咖啡10大生产国之一,产量居非洲第三位,出口额占出口总收入的三分之二。

【农业政策】保持农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来源。现存的农业战略将从农业增长计划和从过去发展计划中吸取更多经验。农业战略将着重支持发展可销售农产品,针对国内外市场,无论是小型农场还是大型农场。主要基础战略包括:生产高附价值的农作物、特别关注高潜力地区、给农业商业化提供便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农业商业化。小型农业商业化将继续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来源。作为补充,对增加私人在大型商业化农场的投资将给予一致的支持。根据过去成功经验,将继续增加一系列的公共投资。继续加强透明有效的农业市场体系。继续增加市场基础设施的投资。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为确保在全国的食品安全挑战和控制通胀压力以及拓宽全国出口基础,农业将保持高速增长。从长远通过工业增长的贡献带来结构性转变来看,农业将是一个跳板。

为推广多种种植和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并确保粮食安全,GTP将加强全国水资源的利用。小型灌溉将有限考虑进一步扩大,同时兼顾中型和大型灌溉。采取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实施有效的水和水膜保留工程。这些措施对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也有帮助。